新闻资讯

远程会诊的步骤 如何部署远程会诊方案?

远程会议 | 2022-10-19

远程会诊当前很流行,可以说是极其方便、诊断极其可靠的新型就诊方式,它有力的带动了传统治疗方式的改革和进步,为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、服务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,也为规范医疗市场、评价医疗质量标准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、交流医疗服务经验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,远程会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

远程会诊步骤

  1. 会诊前30分钟进入专家诊室(会诊系统),检查的视频、音频是否正常,建议准备纸、笔,将想咨询的问题记录下来,防备会诊时忘记。
  2. 会诊开始,地方主治医生简要介绍病史、检查结果、治疗经过(为避免影响患者情绪,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,患者此时应该回避)。
  3. 专家向地方主治医生询问病情,并做出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。
  4. 专家解答地方主治医生提问
  5. 患者与专家进行交流。(一般为5到10分钟)
  6. 会诊结束,专家医院向地方医院发送会诊意见书,供地方医院进行参考。
    注意事项
  7. 会诊时间一般安排30分钟,但务必预留5-10分钟专家与患方的交流时间。
  8. 参加会诊人员有全程陪诊医生、护士(病人及家属室外等候)。
  9. 病情摘要书写要工整(电子文本为好)并有医生签名。
  10. 陪诊医生汇报病情时要求语言准确、简洁,使用普通话,语速不要太快。
  11. 会诊时消除紧张情绪,如遇紧急情况有技术人员随时解决。
    6.为确保会诊效果,任何人员不得进入镜头拍摄区域,手机调成静音。

    如何部署远程会诊方案?


    我国在远程医疗领域起步较晚,原因在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,基层医生业务水平参差不齐、患者病症杂乱,不利于远程医疗行业的发展。而随着互联网不断进步,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逐步开始使用智能设备来完成工作,远程医疗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   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,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增加。而我们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,导致医疗资源也不均衡。目前存在的现状是,大城市具备的医疗资源比中小城市多。往大医院求医的群众多造成拥挤不堪,医生疲累不止,效率也不高,远程医疗的需求逐渐浮现。
    但是,远程医疗的开展面临一些难题。在远程医疗场景下,对低延时高质量的画面传输需求更为强烈,它将直接影响自身承载的服务质量。远程医疗的应用不仅仅是远程诊断,往往还伴随着教学、分享、远程控制等的特殊业务需求,所以出现了带宽、画质、和延迟之间的矛盾;市面上一套远程会诊系统动辄几十万到上百万,同时系统的运转维护以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等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,对医院决策者来说是需要慎重考虑了。
    通过向日葵进行远程会诊方案就会便捷很多,在基层医生的电脑上安装向日葵客户端,如遇疑难杂症时,可邀请上级专家远程自己的电脑协助诊断。并且支持画板功能,更能精准地分析病情及作出准确判断。这样一来,基层地区患者也能享受优秀的医疗资源。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举行交流会或学术培训时,还能使用向日葵远控实现远程会议,就可以进行远程医疗实践分享。
    远程会诊使用向日葵远程技术,能很好地将医生、患者和医疗设备连接起来,打破实践和空间的阻隔,提高优质医疗的可及性。可以减轻患者从基层到大医院的医疗成本,能降低医生、医院间协作的开支,同时,还能够促进学术交流,使得远程医疗得到更好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