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远程会诊方式是什么

远程 | 2025-03-6

远程会诊根据技术实现和应用场景可分为以下四大类,每种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:
实时交互式会诊
1.技术实现
-基于 WebRTC 技术实现端到端音视频通信,支持浏览器直接接入,无需安装客户端。
-典型案例:腾讯医疗健康 “远程会诊系统”,支持 1080P 视频、电子白板协作。
2.适用场景
-急危重症患者抢救,如急性心梗的多学科会诊(MDT)。
-远程手术指导,主刀医生与助手通过 AR 眼镜实现实时交互。

异步存储转发会诊
1.技术实现
-通过 FTP/SFTP 协议传输医学影像、病理报告等资料,支持断点续传。
-典型案例:阿里云医联体平台,支持 DICOM 影像的加密传输与 AI 辅助诊断。
2.适用场景
-基层医院向三甲医院提交疑难病例,专家在 24 小时内反馈诊断意见。
-远程病理会诊,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仪实现病理标本的远程分析。

基于云平台的会诊
1.技术实现
-采用微服务架构,支持弹性扩展。会诊数据存储于云端对象存储(如 AWS S3),支持多区域容灾。
-典型案例:微软 Azure Healthcare Remote Monitoring 服务。
2.适用场景
-区域医疗协同,如某市所有社区医院与中心医院的云会诊平台。
-跨国会诊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会诊记录的不可篡改。

移动远程会诊
1.技术实现
-基于 4G/5G 网络,通过专用 APP 实现移动会诊。支持离线数据缓存,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。
-典型案例:华为 5G 远程超声诊断系统,医生通过平板控制超声设备。
2.适用场景
-急救车与医院的实时数据传输,提前启动抢救预案。
-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慢性病随访。


拓展阅读
-WebRTC 与传统视频会议的区别:WebRTC 支持浏览器直接通信,无需服务器中转,降低延迟和成本。
-DICOM 影像压缩技术:JPEG 2000 无损压缩可将影像体积减少 50% 以上,同时保持诊断质量。
-区块链在会诊中的应用: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会诊费用结算,确保流程透明可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