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企业it 运维与运营管理的创新与实践

向日葵 | 2025-02-28

IT 运维管理与运营管理是企业保障业务稳定、提升效益的关键。IT 运维管理聚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相关资源的高效、可靠、安全运行;运营管理则围绕企业整体运营,通过策略制定、资源协调等实现企业目标。二者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,通过创新实践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竞争力。

一、IT 运维管理核心要素

1、 基础设施管理:涵盖硬件设备,如服务器、存储设备;操作系统,像 Windows Server、Linux;数据库,例如 Oracle、MySQL;以及中间件等。要定期巡检硬件设备,确保其正常运行,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补丁,保障系统稳定和安全。
2、 应用管理:负责应用系统的部署、监控、维护及优化。部署新应用时,需进行充分的测试,确保与现有系统兼容。利用监控工具实时掌握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等问题。
3、 网络管理:对网络设备,如路由器、交换机进行配置、监控和维护。合理配置网络参数,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及时排查网络故障,确保网络畅通。
4、 安全管理:部署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系统、反病毒软件等安全措施。定期更新安全软件的病毒库,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,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。
5、 服务管理:借助 IT 服务管理工具,如 ITIL 框架,对服务请求、事件、问题和变更进行管理。规范服务流程,提高服务质量,快速响应和解决用户的问题。

二、运营管理核心要点

1、 战略规划: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,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运营战略。分析市场趋势、竞争对手情况,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。
2、 资源配置:合理调配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资源。根据业务需求,合理安排人员岗位,优化资金使用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3、 流程优化:持续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。去除繁琐的环节,提高流程的效率和灵活性,确保业务流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。
4、 绩效管理: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。对员工和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,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。

三、面临的挑战

(一)IT 运维管理挑战
1、复杂的 IT 环境:企业数字化转型中,采用多种技术和平台,增加了管理难度。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,其接口、协议不同,需要运维人员掌握多种技术。
2、高可用性要求:业务对 IT 系统依赖性增强,一旦系统故障,会造成严重损失。如电商企业在促销活动时,系统宕机将导致订单丢失和客户流失。
3、安全威胁增加: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,黑客手段不断翻新,企业需加强安全防护。
4、成本控制:既要保障服务质量,又要控制运维成本,需要合理选择运维工具和服务。
(二)运营管理挑战
1、市场变化快速:市场需求、竞争对手和技术发展变化迅速,企业需及时调整运营策略。
2、跨部门协作困难:不同部门目标和利益不同,协作时易出现沟通不畅、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3、数据驱动决策难度大:虽然企业积累大量数据,但要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,用于指导决策并不容易。

四、创新实践

(一)IT 运维管理创新
1、自动化运维:使用自动化运维工具,如 Ansible、Puppet,或向日葵自动化运维平台,实现配置管理、软件部署等任务自动化。通过编写脚本,可批量对服务器进行配置更新,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。
2、监控和可视化:利用 Zabbix、Prometheus 等监控工具,搭配 Grafana 可视化平台,实时监控 IT 系统。以图表形式展示系统性能指标,便于快速发现和处理问题。
3、DevOps 实践:采用 DevOps 理念和工具,如 Jenkins 持续集成、Docker 容器化、Kubernetes 容器编排,实现开发与运维紧密结合。开发人员提交代码后,自动进行测试和部署,提高系统交付速度和质量。
4、AIOps: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,对运维数据进行智能分析。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,预测潜在问题,提前采取措施预防故障。
(二)运营管理创新
1、数字化运营: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对运营数据进行分析。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,优化产品和服务,精准营销。
2、敏捷运营:借鉴敏捷开发理念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采用迭代式的运营策略,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产品。
3、生态合作:与供应商、合作伙伴建立生态合作关系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共同开发新产品、拓展市场。

五、二者融合的实践

1、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:将 IT 运维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功能整合在一个平台上,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。通过平台,运营人员可了解 IT 系统的运行状况,IT 运维人员也能掌握业务需求。
2、以业务为导向的运维服务:IT 运维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出发点,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优先级,分配运维资源。在业务高峰期,重点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3、联合决策机制:建立 IT 运维和运营管理的联合决策机制,共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。在制定新业务上线计划时,双方共同评估 IT 系统的承载能力和风险。


拓展阅读:

1、ITIL 框架详解:ITIL 即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,包含服务战略、服务设计、服务转换、服务运营和持续服务改进五个模块,为 IT 服务管理提供了一套标准流程和最佳实践,帮助企业规范 IT 服务管理。
2、容器技术原理:容器技术如 Docker,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。它将应用及其依赖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容器,容器内包含应用运行所需的所有组件,实现了应用与底层基础设施的解耦,方便应用的部署、迁移和扩展。
3、敏捷运营实施步骤:首先要明确业务目标和关键指标,然后组建跨职能的敏捷团队,采用迭代式的工作方式,定期进行回顾和调整,不断优化运营策略和流程。